笔趣看

最终章 逆子,随朕回家!(第1/2页)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bqukan.com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转眼间已经到了十三年后,如今的年号刚刚改作了“后元”。

这些年,大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年刘据提出的科举制,如今已经顺利推广至全国,各地也兴建了更多的郡县学堂,甚至某些亭都有了自己的亭学堂。

尽管目前大汉百姓的识字率依旧不高,距离两成都尚有一段距离。

但在刘彻的大力推动下,尤其是立了几个庶民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扶摇直上的典型之后,如今七岁稚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三成。

与此同时,有了这样一条打破门阀世家垄断的上升渠道。

使得中央权力更加集中,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政局也变得越发稳定,并且遏制了贪腐现象,造就了重学之风。

刘据当然知道科举有利有弊,必须用辩证的视角去看待。

不过这种弊端哪怕在后世也依旧无法解决,许多选拔事宜依旧只能采用类似科举的考试制度,而放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就是最优选择,找不到任何的替代方案。

而且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

此前引导董仲舒推行的太学改革,便是在为优化科举制铺路。

至少现在太学和各个郡县学堂教授的课程,已经不再只有儒学五经,还包括了一些其他更加具有科学价值的学科。

而刘彻命人设计出来的科举考试,也不只考察儒学五经……

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

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刘据认为至少能给大汉续五十年国运,而就算有朝一日大汉灭亡,也给后世的天朝各代打了一个样。

除了科举制,还有刘据一同提出的度田制。

这项国策也同样推向了全国,完成了一次土地的再分配。

刘彻拥有此前“告缗算缗”的经验,实施起这项国策来简直不要太得心应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社会动荡,只用了三年便完成了大部分地区的改革。

甚至刘彻和桑弘羊还出人预料的设计出了一个名为“阶梯式田赋”的制度。

此前那种王侯垦田免赋的优待也逐步取消,而拥有的田地越多,便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赋,以此来遏制那些人无穷无尽的土地兼并。

刘据听到这项制度的时候,差点以为刘彻和桑弘羊也是穿越者来着。

而在推广“度田制”的过程中。

石庆、章赣和韩千秋那些人也起了大作用。

正如刘据所料的那般,为了表达衷心避免被清算,他们在推广科举制和度田制时非但争做表率,还成了比酷吏更加冷酷的急先锋,对反对派动起手来比刘彻更绝……虽然这其中可能也有灭口的心思,但也的确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事也有效的缓解了改革带来的社会矛盾。

随着刘据彻底打通西域,对外贸易进行井喷期,大汉的经济产业结构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

耕种已经不再唯一的生存途径,大汉的手工业也进入了井喷期。

丝绸织物、陶瓷器具、竹编木工等等等等,一系列大汉特有的手工制品开始销往西域。

这其中的利益难以想象,以至于大汉的手工厂房在这十余年之间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争相分取这块由刘据一手烘焙出来的大饼。

大汉已经有了向资本化转型的迹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封神:开局被抽龙筋》《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肝到厨神才算开始》《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神农道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异能:一眼万年综武:惊世剑法曝光,女侠们跪了大妖竟是真绝色修仙靠软饭?我只想给所有仙子一个家作为路人反派的我,也要当邪神修仙要清心寡欲?我偏要开枝散叶提前登陆永恒纪元,打造万古宗门女总裁的合约男友迎娶傻千金后,女战神求我离婚作死就变强:开局剑骨觉醒,全族求我别浪了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人在乱世当泼皮,我捧嫂嫂当女帝天命大反派:我,开局拒绝退婚!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追爱成瘾:凌总追妻套路深无敌幸运!我横扫末世躺赢成神!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太上无情玄幻:强吻师尊的我踏上了无敌路直播中,我实施了完美犯罪打赢钢铁铠甲后才能见到冥龙铠甲肝成武神从融合功法开始阴阳造化鼎被嫡姐换亲后,我入宫当皇后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大佬别氪了,你徒弟要无敌了另一种系统的发展为了不被背刺,我选择云养道侣玄幻:我能看见回报率乡村爱情之这村医坏的冒泡关于我成为鸣人他哥这件事男主男德满分,只想和女配结婚完蛋!每天爬我床的小白脸是太子爷!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完成任务,在诡异末世求生长生从炼气开始再见爱人:契约到期,替身跑不掉重生赶山:从陪青梅救父开始龙魂殿惊天龙诀摊上邪修老祖,我被坑成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