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第九十三章 本草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bqukan.com

许阳也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是从后世来的,自然知道今年挖出了东汉古墓,也证实了东汉时期的剂量。同时他也知道李老最常骂的两个古人,一个是李时珍,另外一个就是朱丹溪。

朱丹溪的话,是学术之争。

李时珍,这就是真坑爹了。

在普罗大众心里,历朝历代的中医之中,李时珍的名声仅次于华佗和扁鹊。如果论及中医药著作,普通人也只能说出来一个《本草纲目》。

但实话实说,《本草纲目》在中医人眼里看来,真的挺一般的,甚至挺嫌弃它的。

为什么呢?

因为书里面有大量的臆想和迷信的东西,比如孕妇不能吃兔头,不然生出来的孩子会有兔唇;还有鱼刺卡喉咙,可以用渔网烧成灰,冲水喝下去就能消鱼刺。

还有元宵节从富人家里偷一盏灯出来,放在床下,可以治疗不孕症。诸如此类各种乱七八糟的,什么人屎猪屎,什么魂魄入药!

他的《本草纲目》仅仅只是对前人的本草稍稍归纳了一下,同时录入了大量的道听途书的,甚至是臆想的东西。

李时珍脑子一抽抽,就什么东西都敢往里面塞,而且他是只录不验,这里面的药他都是没有验证过的。

历代录著本草的书目有很多,在中医人眼里,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真上不了台面。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普通人只知道《本草纲目》呢?

这主要是达尔文曾经夸奖过它,所以在近代民国时期,很多开明人士就开始捧这本书的臭脚了。

他们虽然反对中医,但是他们觉得中医药还是一座宝库的,尤其本草纲目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宝藏。

这个论调是不是很熟悉,跟现在一模一样。去翻翻网上那些中医黑的评论,都是这个话。

再到后世,编撰教科书的人把本草纲目和李时珍编入了教科书,还说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深入深山老林,一一给前人勘误。

他自己都错的没边了!

再到现在,《本草纲目》几乎已经沦为骗子专用了。

那种蒙骗人的保健品,一定都会说本草纲目里面记载这个药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又根据现代科学药理研究又怎么样怎么样……非常的中西结合。

其实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不是《本草纲目》。他的贡献是在脉学上,《频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都非常好。

《本草纲目》除却瞎编,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古代剂量的考证上。李时珍连药性都不去检验,就更别说花心思去考证古代剂量。

所以他又脑子一拍,非常简单地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好了,一下子仲景古方里面的剂量爆降了好几倍,理论上降到了原方子的五分之一。真正使用起来,剂量只到原来真实用量的十分之一。

当然了,也不是李时珍一个人这么认为的,当时明朝那一批中医都是这么认为的。那为什么老骂李时珍呢,嗨,还不是因为他最红嘛。

而且他还非要跑去修本草,什么是本草?就是现在的药典,这是需要厘定剂量的,你剂量弄错了,不骂你骂谁啊?

在明朝之后,中医用药一下子就变得轻灵起来了。这样固然不会造成大错,但也治不了危急重症了。

以至于到明朝后期,爆发瘟疫。中医人悲哀地发现,伤寒论的方子救不了人,医圣传下来的方子竟然一点用都没有了。

在这种已经绝路的时刻,中医人凭借大毅力又踏出了一条新路,他们在仲景经方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更改,同时衍生新的理论,时病学派由此而兴。

只是医圣的绝学早已蒙尘!

近代中西医之争,中医彻底输掉了急重症领域,沦为了人人熟知的慢郎中!现在甚至都快沦为保健医学了。

所以这就为什么,真中医都不喜欢听与时俱进拥抱现代科学这个词。因为中医身后有一座巨大的金山,只是蒙了尘而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沧澜道》《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推文君】《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历史直播,开幕暴击》【奇幻小说网】《长生从御兽师开始》【都来读小说】《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红楼之平阳赋

《中医许阳》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b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青龙白滚汤幽梦的奴隶百合日记文艺界奇葩黑拳医生华尔街门诊部美饮供应商文青是不是种病文娱行者重生之清爽人生心灵黑客环保使者我在异界有座庙昔阳面馆神级紫荆花牧场神仙农场首尔星光都市神灵艺人文学大宗师黑金帝国茶道传承系统韩娱之通娱眼韩城谍影重生摇滚之王文娱之星韩娱养成中药供应商娱乐之王异变之初重生之财富天下歌唱者也放开我女儿宠物贩子的奋斗食材供应商诸天扫码成神传媒巨子随身带着俩亩地我才是真正的主神卡牌大明星墨骗之天厌手机制造商